含元殿,殿中无数拥有屠国灭种之能的朝臣,同时屏住了呼吸,躬身垂首,面色肃然。
庄严神圣,甚至让人呼吸不过来的的气氛,让那些来自诸国番邦的外臣心中更加的惶恐。
新罗请罪使钦钝角干更是深深低头,不敢抬眼看上一点。
在场当中有太多当年平灭百济,高句丽的重臣在了。
新罗人何尝不清楚,他们之所以能和大唐在东岛抗衡,无非就是因为新罗距离长安极远,加之道路崎岖,山川险阻,天气酷寒,否则,他们早就像突厥一样,被大唐打的国之不存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,高宗皇帝已经坐在了皇座之上,天后武氏和他平起平坐。
正旦大朝会,皇后入朝,此乃常制。
一名内侍省典议高声喊道:“圣人至,众臣行礼,趋。”
喊声落下,殿中众人同时向前半步,单膝跪在地上。
“脱舄!”
众臣同时将双足上的厚靴脱掉。
“解剑!”
携带佩剑的官员和武将,同时将自身携带的佩剑解下,置于一旁。
大朝会,是整个天下群臣,唯一有资格将自身的佩剑带往皇宫大殿的时候。
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佩剑资格的,有这一资格的,大多数是三品以上的州刺史,都督,尚书,将军,大将军,亲王,群王,乃至三公。
“俛伏!”
众臣双膝跪倒在地,行大礼,同时齐声高呼:“臣等拜见陛下,恭祝陛下万寿无疆。”
宏大的声音在整个含元殿不停的回荡。
“兴!”
“谢陛下!”众臣缓缓起身,手里的象牙笏紧紧握在手上,双目低垂。
此时,侍中赵仁本从群臣之上走出,走到御座之下,躬身道:“臣,侍中,赵仁本启奏,上元二年,风调雨顺,百姓安乐,诸业顺畅,天下安定,臣以天下臣民,启祝陛下万寿无疆。”
“诸位爱卿辛苦了!”李治醇厚的声音在整个含元殿响起,他看向侧前:“太子!”
“遵令!”李贤从一旁内侍捧着的托盘里取过圣旨,然后上前三步,捧着递送到侍中赵仁本的手里。
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